装载机防撞系统:技术创新与施工安全保障的双重突破
发布日期:2025-06-06
在矿山、建筑工地、物流园区等复杂作业场景中,装载机因体型庞大、盲区复杂、作业环境恶劣(如粉尘大、噪音高),极易引发碾压、碰撞等安全事故。据统计,装载机盲区易引发事故,如2019年广州某混凝土公司因盲区问题导致致命事故,凸显了安全防护的紧迫性。为应对这一挑战,工程机械行业正从传统的被动防护(如警示标识、物理隔离)转向以AI防撞预警系统和UWB测距防撞系统为核心的主动预警方案,大幅提升作业安全性。
一、装载机施工安全隐患
人车交互频繁,动态风险高
作业现场人员、车辆流动密集,尤其在装卸料区、转弯处,人车路径交叉频繁,易因沟通不畅或反应不及导致碰撞。
视野盲区复杂,驾驶员感知受限
装载机的水箱后方、轮胎与铲斗间、车体上方等区域存在天然盲区,加之货物堆放过高或地形起伏(如坡道、坑洼),进一步遮挡视线。
粉尘与噪音干扰,环境适应性差
矿山、水泥厂等场景粉尘弥漫,降低能见度;同时发动机噪音掩盖语音警示,传统声光报警效果有限。
二、主动预警防撞系统的核心功能与作用
为解决安全隐患,以唯创安全为代表的厂商推出智能化防撞方案,通过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闭环实现主动防护:
1. AI防撞预警系统:动态识别高风险目标
多传感器融合监测:结合高清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与红外传感,实时扫描车身前后180°范围,精准识别行人、设备等移动目标,不受粉尘、光线影响。
三级预警机制:
提示区(距离>5米):车内屏幕显示行人位置,提醒驾驶员预判;
警示区(距离2-5米):车外声光报警器闪烁,同步语音提醒行人避让;
制动区(距离<2米):联动油门控制器自动限速或停车,强制规避碰撞。
驾驶员行为监控:通过AI算法检测疲劳驾驶、分心操作(如抽烟、打电话),即时发出告警。
2. UWB测距防撞系统:厘米级精准定位
人车协同防护:在装载机安装主机基站,人员佩戴UWB标签(腕带式或安全帽式),实时监测100米半径内人车距离(精度达10cm)。
多场景适配:
盲区拐角:在视野死角加装基站,触发声光警示(如红色激光投射禁入区);
限速管理:当人员靠近车尾时,系统自动限制车速至安全阈值。
数据追溯与优化:记录行车视频、报警事件,供管理者分析事故原因,优化作业流程。
三、唯创安全的专业化优势
作为工程车辆安全领域的领先企业,唯创安全的核心竞争力在于:
技术定制化能力:针对粉尘、高噪音等恶劣工况,可定制高分贝声光报警器(>110dB)及抗干扰传感器,确保系统稳定性。
全场景覆盖方案:同一平台兼容叉车、挖掘机、装载机等多种工程机械,支持车辆间防撞与车人防撞协同。
智能管理生态:通过远程平台生成安全报告(如超速频次、盲区碰撞风险值),助力企业量化安全管理。
典型案例显示,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应用其AI系统后,装载机盲区事故率下降60%,获客户高度认可。
装载机防撞系统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升级,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安全理念的革新。唯创安全等企业通过AI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,正推动工程机械走向“零事故作业”。未来,随着5G、车路协同技术的普及,防撞系统将进一步融入智慧工地管理体系,为行业筑起更坚实的安全防线。
推荐新闻